赵政:阳光的防艾滋形象大使
“防治艾滋病形象大使”——一个听起来既光鲜又充满挑战的称呼。
但真正了解这个形象
大使的使命和工作,更多的能体会到他的无奈、辛苦,甚至被误解的艰辛。
赵政,24岁,天津防治艾滋病青少年形象大使。
帅气的赵政很阳光,作为青少年形象大使,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大学生中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
日租房计划
“老板娘,您那的房子怎么个租法,具体地点在哪?……”放下一个日租房的咨询电话,赵政嘎嘎地一笑,很有经验的样子,“不能直接说去做艾滋病宣传的,否则人家根本不搭理你。”
去日租房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是赵政的工作之一,几乎每周都要去一次。“学生们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比较差,到日租房普及艾滋病知识非常重要。”
傍晚,日租房活动开始了。赵政和很多学校的社团建立了合作关系,社团的学生们很愿意配合,也觉得很有必要帮助赵政宣传防艾知识,几个大学生社团负责人如约出现在大学城附近的一片小区门口。
走进日租房,和老板娘寒暄过后,看到对方挺热情的,赵政拿出了自己的形象大使证书切入主题,“我们定期来这里帮您打扫卫生,再免费给每个房间放上安全套可以吗?”
听说有学生来给打扫房间,考虑了片刻,老板娘同意了。
大部分的日租房都是单元房,其中的每一间单独成一间日租房,打扫完一间房子,赵政听见隔壁房间有声音,轻轻敲了敲门。
说明是来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的,一对情侣大方地接过赵政手里的安全套,认真听完赵政讲解的防艾知识。
“现在好多了,大部分年轻人都愿意了解防艾知识,不像以前,听都不听就躲开了。”看到防艾宣传工作进展得越来越顺利,赵政很欣慰。
无偿付出
赵政本来有份很好的工作,前年大学毕业后到一家私企做办公室职员,待遇不错,每周回家都能给家人买点东西。
2007年的
一天,赵政无意中接触到宣传防艾知识的义工,竟有了兴趣。“当时完全不了解,不知道还有一群这样的人。”接触下来,赵政有了加入的想法,“觉得这是一件脱离金钱和利益之外的事情,很有意义。”
深蓝工作组是一个防治艾滋病的草根组织,成员没有任何报酬,都是义务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
考虑到赵政年龄小,深蓝工作组把在大学生间宣传防艾知识的任务分给他。任务很多,要协调各所大学,普及防艾知识,赵政忙得不可开交。
干了一段时间,赵政辞掉了工作,专心于艾滋病的防治宣传工作。
“几乎就是7×24,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时,几乎没有休息的日子。”赵政干脆搬到工作组住,白天工作,到处搞活动,办讲座,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帮助艾滋病感染者,晚上还要接听24小时的感染者关怀热线。
义工的工作是没有报酬的,偶尔有一些防艾项目,活动中的剩余资金可以支付工作组的房租等日常开销。
出门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每顿饭大多都是素菜的盒饭,义工们只有外出活动时能拿到几十元钱的补助。做了防艾的义工,赵政几乎再没有给家人买过礼物。
让家人担心了
回到住的地方,已经接近12点了,赵政本打算给家人打个电话,一看时间太晚,只能转天再说了。
“挺对不住家人的,总让他们担心,还不能经常回家。”虽然赵政的家就在天津市汉沽区,但他的工作太忙了,一年里,赵政回家的次数不过三四次。
“有的时候,我妈来电话,说想我,说着说着就哭了。”想起家人,赵政拿出家人的照片,看着笑了笑。
赵政知道,除了思念,他带给家人太多的担心。至今,赵政从事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已经两年多了,但对于他的家人来说,艾滋病可能是一个太陌生太恐惧的字眼。
很长时间里,赵政都没敢和家人说他是宣传防治艾滋病的义工,只是告诉家人他是个义工。随着家人的反复询问,他才一点一点透露自己从事的艾滋病宣传工作。
“家人还是挺支持我的,这点我没有想到。”赵政说,家人的知识并不太多,但背着他了解了很多艾滋病的常识,虽然也会担心,但并不阻拦赵政想做的事情。
今年,获得了形象大使的称呼,赵政看到了家人的变化,“以前,别人问我的工作,妈妈都会含糊地说是义工,现在会告诉别人我是防艾形象大使了。”
做义工的成就感
做义工很辛苦,但也让赵政感受到不小的成就感,“在我们的推动下,现在天津市十几所大学的社团组织都参与到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来,学生和老师们越来越配合,我们的活动越来越好搞了,学生们对防治艾滋病的知识也了解得更多了。”
赵政还记得最初做宣传时的尴尬,“不认同、不理解。有时候还会遭受辱骂,”赵政记得,最初走进高校进行宣传合作时,有的学校害怕他们教坏学生,根本不接待。
宣传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搞外展,到人口繁密的地方宣传防艾知识,卖场、超市、广场等成为赵政和义工们的主阵地。“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接过我们免费发放的宣传单和安全套随手就扔到地上,甚至有人拨打‘110’”。
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赵政的内心都会很难受,一种被误解的难受。
但现在好多了,人们越来越了解艾滋病,也接受防艾的宣传方式,赵政再以防艾形象大使的身份到学校搞活动时,竟会有被当成偶像的感觉,今年一年里,赵政通过高校社团组织艾滋病防治工作论坛,举行首届艾滋病知识辩论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防艾义工的队伍中来。
对于未来,还很年轻的赵政没有考虑经济的问题,他想再做几年义工,忙忙碌碌的工作让他非常充实,也很有成就感。
艾滋感染者
不再逃避
12月1日又快到了,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一个字眼跳进我们的眼球——艾滋病。
这是一个特殊的字眼,从最初的陌生、
恐惧到如今的逐渐被了解、被接受,它经过了一个坎坷的过程。
来自官方的报告中介绍,1991年,本市发现首例输入性艾滋病感染者,至2009年10月31日,全市18个区县累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99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33例。
数字的确在增长,因为它毕竟是传染病。
但每年都在做世界艾滋病日的专题,已经连续三年,记者有了更深的感受——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已不再盲从,了解了便能更好地掌控它。
还记得前年的那个专题,记者采访到的只能是接触艾滋病人的专家、医生,从他们的讲述中了解艾滋病人的生存状况。去年,记者获许去医院采访,远距离地接触艾滋病人,不敢透露记者的身份。在世人谈艾滋病就色变的普遍心态下,这些病人只能把自己掩藏起来,孤独地走到人生尽头。
但今年不同,记者走进艾滋病感染者的群体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互助小组,彼此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恐惧,相互鼓励。这些感染者,有的人竟成为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者,竭尽所能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面对记者,他们也不再排斥,和他们坐在一起交谈,竟能感受到他们之间如家人般的温暖。
早在去年,在英国HIV中心举办的国际艾滋病学术年会上,艾滋病的定义已从原来被认为的致死性世界瘟疫转变成一种可控制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更重要的是,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防范它远比歧视它更加重要,我们再次呼吁,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更不要疏忽对自己的保护,艾滋病病毒往往是在人们一时疏忽下乘虚而入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好好保护自己。
关于 防艾  的资讯
- 李银河:预防艾滋病,避孕套不等于安全套2017/05/22
- 传播防艾知识:街头出现巨型“安全套”2016/12/08
- 大学生防艾意识提高,今年发2000只避孕套2016/12/07
- 诺丝开展大学生防艾行动, 构建安全和谐2016/11/01
- 黄山"防艾"校园行,免费发出240只安全套2016/10/28
- 陕西拟将免费安全套覆盖全部宾馆防艾滋2015/04/01
- 政协委员:防艾滋,性教育应该写入教学2015/03/06
- 公众对安全套多存误解:NGO防艾之路艰难2015/03/02
- 视频:印度街头免费发安全套宣传防艾滋2014/12/11
- 宣传防艾滋动车上送避孕套是好心办坏事201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