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陷阱大曝光
政策性陷阱
政策机会是中国企业最青睐的投资方向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政策方向的调整、新政策的出台对相关产业也具有巨大的影响,甚至成就了很多知名跨国企业。中国沿海大量民营企业也就是充分利用了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机会,构成了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但对政策性机会的盲目追求却常使创业投资者在毫无准备的时候,一步一步踏进政策性投资陷阱中。
2002年3月,《广东省零售药店设置暂行规定》宣布开放广东药品零售市场,由于外来人口多,药品零售业发展空间巨大,众多外来商家蜂拥而入,纷纷投资广东药品零售市场。但仅几个月时间,在政策封杀之下,一些投资者损失惨重,苦不堪言。
在举世闻名的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加工基地东莞,市药监局不但严格执行2001年6月开始施行的“500米直线范围内不准开设第二间零售药店”的审批标准(该标准至2002年7月宣布取消),而且设置了技术性程序,如分店负责人必须提交个人户口本原件,必须到原户籍所在地居委会开具法律上无不良品行记录的证明,开具婚育证明,必须承诺24小时经营等。
与此类似的政策规定包括:一些地方规定民办学校必须先买200亩地,拥有6000册书籍,然后才有申请资格;民营开办电信增值业务的申请资格包括场地、设备和专业人员……而进行了这方面的投资,并不意味着投资者一定会获得开业资格。
在这些行业,投资者因为走了第一步(满足原先知道的申报条件)而可能会被深度套牢。从管制的角度看,这些要求顺理成章,但从商人的角度看,先进行“资格投资”然后才能申报经营资格,风险就大大上升。而且,一旦申报条件改变,投资者的前期投入则会尽数打水漂。
2002年9月15日,《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同时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酝酿到第七稿。新政策对新药申报制定了5年的监测期,监测期内一个品种只能有一家被批准上市。在此之前,由于仿制国外新药受到保护且研发成本低(只需12万-~2000万元人民币,而国外一种专利药研发需3~5亿美元),投资商对医药行业趋之若鹜。新政策出台后,国内药厂不仅没多少新药可报,连能开发的产品都将寥寥无几。
在我国进入WTO后,出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承诺和完善法制建设的考虑,将进入一个政策法规大调整的非常时期,企业遭遇类似的政策调整将会更多,一些对政策有极大依赖的投资项目,如果不能及时考虑好撤退、转向或是减少对政策的依赖,一旦政策调整,都将面临难堪的境地。除了政策的行业审批限制、政策的变化包括城市规划调整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外,政策执行的时间差、空间差以及执行力度差别都会成为一个个投资陷阱。
要避开政策性陷阱,重要的是不要过分依赖政策。在国内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新加坡、韩国投资商遭遇政策陷阱而失败的多,而欧美企业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欧美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较少受优惠政策吸引,而更多地看该地的市场环境及项目本身在该地的市场前景。
针对政策性陷阱,给创业投资者的建议是:
1、加强与政府沟通,保证政策信息来得更快更准确,因为政策的确包含着巨大的商机;
2、忌贪小便宜吃大亏,不能仅仅因为政策优厚而不顾投资的其它条件;
3、提高对政策的应用水平,不要把宝全压在政策商机上,要根据自己的实力进行投资;
4、政策应用适当,不要过头,留心政策的变化。
非市场竞争陷阱
企业是市场中的动物,市场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企业的生存就岌岌可危了。在企业的投资行为中,垄断部门的市场壁垒是一个极大的投资陷阱。
2002年7月,影视大鳄邓建国公开宣布退出影视圈,并声称到年底会有60%左右的民营影视公司关门大吉。邓建国表示退出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影视剧市场并不健全,存在着垄断、限价等不正当竞争,仅电视台欠巨星公司的钱就达到了2000万元,这对公司是致命的。这也是圈内普遍的现象,只是影视公司都不愿得罪自己的片商而已。”
2001年,西部某省一家民营会计师事务所接到了一个兼并审计的案子。在进行了大量调查取证工作之后,突然被告知委托取消,弄得这家会计师事务所一头雾水。事后得知此单的失败仅仅在于他们不能在财政局进行呆坏账核销时得到“照顾”,尽管所有的中介机构现在已经与行政单位脱钩,但仍有相当部分机构与行政部门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委托方最后将这笔业务交给了一家原财政局处长办的会计师事务所。
目前这类非市场竞争陷阱在市政环保、自来水、影视、教育、天然气、电信、银行等垄断性行业及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行业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最近券商为上市公司实行配股包销使券商们“变成了股东”,纷纷陷入资金紧张或赔本甩卖的案例,与其说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然,不如说是券商与上市公司之间不平等的地位造成。
人文环境陷阱
1999年,国家经贸委发布“禁白令”,明确未来将取缔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大批企业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一头扎进了绿色环保餐具行业。
两年过去了,原本测算年需求总量达120亿件,潜在销售额不低于30亿元的快餐具市场竟然成了绿色餐具的滑铁卢。由于环保餐具价格较高,大量餐饮企业视国家禁令于不顾,仍然违规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及后来上市的“环保”替代品??一次性PP餐具。目前全国170家左右的绿色环保餐具生产企业,大约有2/3以上停(待)产,每天3班满负荷生产的企业基本没有,一些原来还能勉强开工的企业由于缺少流动资金或其它经营上的种种原因,纷纷停产关门,去年下半年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的企业不超过20家。
“白魔”屡禁不止,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投资者掉进了新行业的人文环境陷阱中。大量小型饮食企业在薄利中生存,对成本的考虑远远大于环保意识。
在创业投资前的市场分析中,人文环境的考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融资环境、人员的文化素质、市场消费习惯、政府开放程度等构成了企业投资运作的重要人文环境,企业一旦与之不融合,要调整则会花费巨额的成本,新奇项目不被消费者接受、并购中双方企业文化不融合、遭遇地方保护主义等等,都暴露出项目对人文环境的不适应。对人文环境的不适应,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敬而远之。
技术及人才陷阱
对高新技术的追求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企业在投资行为中往往有追求高新技术的冲动,以保持自己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但是,一旦对高新技术的把握不当,反而会成为颠覆整个投资行为的主因。
中原一家制药厂在项目投资设计时,将技术定位在“国际先进水平”,从瑞士一家小型工程公司引进了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工艺和4套生产装置,结果4套生产装置有3套存在严重问题,产品一直不能正常生产。造成制药厂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国际先进技术,高价引进国外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工艺技术,之后又错过了利用国内技术力量攻关、抢占市场的机遇。
西部一家民营工程公司敏锐地发现了涂料市场群龙无首,竞争手段低下,存在极大的市场空间,于是与当地一家兵工部下属研究所合作,由研究所进行技术投资,合作开发市场。几年运作下来,投入了上千万元资金,生产出来的涂料仍然不断出质量问题,其产品根本打不开市场。研究所的技术并不是成熟的技术。但公司已在涂料市场投了巨额资金。
技术陷阱与人才陷阱,都是新进入一个行业的投资者特别容易踏进的陷阱。这类陷阱有一个共同特征:为企业经营所必备,容易从市场获得所以投资者不重视,但评判是否合适却非常困难,往往成为创业项目成败的关键。
要避免技术和人才陷阱,创业者应努力做到:
1、进入新领域优先考虑熟悉产业的相关行业,尽量不要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
2、对还处于实验阶段的新技术,必须进行由小试到中试再到小规模的投产试验;
3、对专家、顾问不能盲从,信任他们,但要验证;
4、技术和人才的投资以适应企业规模和投资能力、适应目标市场需求为主要标准,过高或过低的技术、人才要求并不适当;
5、对进入新行业的投资者而言,判断人才是否合适的标准是:一看其是否有相当的从业经验,二看其在该企业及行业内的口碑,三看其历史业绩,最后,还要看其个人禀性是否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对技术是否合适的判断标准与此类似。
>> 点击查看防骗更多信息
关于 防骗 商业防骗  的资讯
- 香港乐易揭Lylou外用助情香水防伪技巧2016/07/19
- 如何选择靠谱的实体娃娃呢?有5个关键!2016/05/20
- 性用品店主误信山寨网站能提高销量被骗2016/05/13
- 科普图:超过90%的人都误解了充气娃娃2015/12/30
- 精致仿真硅胶实体娃娃和充气娃娃的区别2015/12/08
- 坑爹:被忽悠盘下偏僻性用品店,刚入行惨淡2012/04/27
- 创业开店,网上进货防骗技巧2012/02/24
- 警惕各种各样的商业骗子2010/09/10
- 商业骗子的八大共性2010/09/10
- 商业防骗十经验20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