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危机下加快产业升级,应对新竞争
为应对源于西方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人民币拯救经济方案,其中很大部分会用于十大产业的振兴。
从很大程度上说,金融危机的确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机会。因为中国本身没有金融危机,只是受到西方金融危机的影响。就是说,中国政府和企业仍然具有很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仅仅是应对危机远远不够。最为重要的是要思考金融危机之后新的经济增长来源和产业所要面临的新的经济竞争环境。西方很多大型企业深受这次金融危机影响,但这些企业并没有在那里等待死亡。实际上,各类企业也在利用这次危机来进行重组,从而抛掉过去沉重的包袱,再轻装上阵。
可以确切地说,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各产业必然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竞争环境。因此,政府的目标不仅仅是消化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是利用这次危机进行产业升级,让企业的各方面有所飞跃。
产业升级是个非常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在亚洲,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花了很多时间来进行产业升级,一些经济体的升级显然要比另外一些经济体成功。同时也要看到,产业升级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在过去30年里,中国面临的任务并非是产业升级,而是产业扩张,也就是中国所说的产业的“粗放型”发展。最近几年,中国最早工业化的地区就面临产业升级的挑战。这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表现得尤其明显。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显出其不可持续的特点。
这次金融危机显示,那些具有良好产业(制造业)基础的国家所受到的负面影响远没有那些制造业被大量转移出去的国家严重。这一点对中国非常重要。中国是一个大陆型经济体,不仅能够容纳不同的产业,而且也能容纳同一产业链上具有不同程度附加值的产品的生存和发展。因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劳动力大军充足的国家,尤其不应当轻言放弃任何产业。如果要进行产业转移,就应当在政府政策配合下在不同区域间(一个省内的不同区域或者不同省份之间)进行转移。
产业升级是国际环境下的升级。如何升级?这些年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尤其在企业“走出去”方面。“走出去”不仅仅是国际化战略,更应当是产业升级战略。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具有政策意义:
第一是购买美国国债的问题。有人很形象地指出,中国应当购买的是美国产品,而非美国政府,就是说,要购买美国的技术、管理经验、知识等产品,而非美国政府债券。
第二是购买什么样的西方产品。这些年中国在收购西方企业或者技术方面也努力不少,但有个致命的弱点。因为收购的主体往往是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受国家支持的大型企业,而且目标往往是顶端产业或者对被收购国家具有政治影响性的企业或者产业。在大多数场合,中国的收购都被政治化或者意识形态化,从而导致流产,或者收购之后效果不佳。
大型国有企业利用庞大的资源和政府支持优势“走出去”,这可以理解。
无论是高端技术还是资源,都是中国所需要的,但这些不能涵盖“走出去”的全部意义。对中国来说,中小企业的升级尤其具有战略意义。
这就是这里要强调的第三方面的政策,即政府必须辅助中国的中小企业实行升级战略,无论通过“请进来”还是“走出去”途径。
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西方的很多中小企业都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为资金的短缺。这些企业也在寻找出路。中国如果要收购这些企业,就比较容易,因为这些企业并没有政治性,很难被政治化。
另外,收购中小企业也符合中国的需要,因为中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次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也是中小企业,尤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可以动员和组织庞大的民间和社会资本来收购中小企业。政府在组织和动员民间资本方面来达成中国的中小产业的升级过程中可以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实际上,这也是政府的责任。中国政府如果能够在多方面进行政策调整,结合政府本身和社会的力量来达成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产业升级,尤其是迫切需要的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那么在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可以攀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这对中国的经济模式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关于 金融危机  的资讯
- 有待深挖的生殖健康产业2009/07/31
- 金融危机促进成人用品公司业务增长2009/07/13
- 中国五十八个城市侨联在南宁商讨应对金融危机2009/06/18
- 逾4成内地富裕人士身家逆市上升2009/06/17
- 龙永图:中国没有发生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受影响2009/06/12
- 日本专家撰文:中国一两年内实现9%高增长2009/06/09
- 金融危机形势下 英安全套销量亦猛增2009/06/05
- 金融危机催热网上营销 电子商务走俏2009/06/02
- 金融危机拖累中国通信业 3G担当拉动重任2009/06/02
- 金融危机对我国能源发展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2009/06/02